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4篇 |
免费 | 171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30篇 |
农学 | 29篇 |
基础科学 | 6篇 |
117篇 | |
综合类 | 240篇 |
农作物 | 101篇 |
水产渔业 | 104篇 |
畜牧兽医 | 27篇 |
园艺 | 8篇 |
植物保护 | 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44篇 |
2011年 | 50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46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原理,利用海南岛18个市县历年逐日气象要素、瓜菜产量、面积、寒害灾情和DEM等资料,构建基于瓜菜生物学特性的寒害致灾等级指标,综合寒害致灾危险性、孕灾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能力,评估海南岛冬季瓜菜寒害风险。结果表明:西瓜冬季寒害危险性从中部向东西减小,豇豆和丝瓜冬季寒害危险性从南向北加重,辣椒冬季寒害危险性从东南向西北增加,瓜菜不同等级寒害风险概率分布形式差异明显;瓜菜冬季寒害孕灾环境敏感性从中部五指山地区向周围低海拔区降低;瓜菜冬季寒害灾损风险和防灾能力在区域上存在明显差异。瓜菜冬季寒害综合风险分布形式总体一致,中部和北部高、南部和东西部沿海低。这种寒害风险分布主要受海南冷空气活动和地形因素作用,与实际寒害发生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102.
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采伐迹地次生林及周围的保留林进行了群落调查.组建了一个基于分割线段模型的边缘效应测度公式:Y=α e0[1-(D/Dmax)](式中Y为与边缘垂直距离D处的测定指标值,e0为边缘效应强度的最大值,Dmax为边缘效应作用的最大距离,α为常数),研究了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的边缘效应,结果表明:(1)用组建的测度公式来分析热带山地雨林采伐迹地边缘的次生林及保留林的边缘效应强度及其作用距离,结果是有效和可靠的;(2)热带山地雨林采伐后形成的边缘,其效应的作用距离一般都不超过15m;(3)边缘对保留林和次生林的效应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3.
104.
采用样带法,以海南岛霸王岭林区典型的热带针叶林与阔叶林交错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群落类型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及研究区域内环境因子的综合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林分经针阔交错区的变化,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有效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有效钾含量都表现为阔叶林区 >针阔交错区 >针叶林区,全钾含量、凋落物厚度和群落类型光因子表现为针叶林区 >针阔交错区 >阔叶林区,土壤含水量、全磷含量和土壤砂砾含量变化不显著;3种群落类型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除土壤含水量和全磷含量与其他环境因子之间无显著相关外,其他因子间都显著相关;3种群落类型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pH、土壤有机质含量、凋落物厚度和光因子对第1轴的贡献最大,全氮含量和有效磷含量对第2轴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05.
通过对7个海岛棉品种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土壤蓄水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所有品种土壤含水量在不同土层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出“Z”字型的规律性变化。即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少,8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又升高。含水量最高的土层是0~20 cm,最低的土层是60~80 cm。这种规律性变化与棉花生长特点、根系的发育特点以及吸收特点有关。534I、Z181、新海21是节水型品种,能够较充分地利用有限的灌溉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强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6.
海南文昌滨海台地不同森林林下灌草多样性及其与土壤因子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海南岛滨海台地3种典型热带森林类型(椰子林、人促更新次生林、次生林),对林下物种多样性及其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研究,并探讨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灌木层中东风桔(Atalantia buxifolia)、 琼崖海棠(Calophyllum inophyllum)是3种森林类型的共有物种,其中在椰子林和人促更新次生林林型下占有较大优势;草本层中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和地桃花(Urena lobata)是3种森林类型共有草本植物,但并非是优势种。次生林和人促更新次生林林下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都较高,林下物种组成相对复杂,共有树种有11种,相似系数高达45%。次生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及铵态氮之间达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人促更新次生林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全钾、全氮、速效钾、无机氮及铵态氮之间达极显著正相关;椰子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各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证实:滨海台地热带林土壤pH、全磷、全钾、速效钾、有效磷、铵态氮及无机氮共7个土壤因子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7.
我国海洋休闲渔业发展模式初探 --以舟山蚂蚁岛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为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休闲渔业已经成为我国海洋旅游的新亮点和海岛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本文通过分析舟山蚂蚁岛成功打造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的模式,提出海洋休闲渔业的发展应注重挖掘海洋文化和地方特色,与旅游等三产发展相结合,与落实“五个统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型渔农村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并探讨了我国海洋休闲渔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规划要科学化、统筹化,经营要产业化、集约化,管理要规范化、法制化,发展要可持续化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在筛选出34个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模糊识别理论构建2级平潭岛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第1层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第2层次运用熵权法与灰色关联法的组合权重作为评价指标的权重,比较客观地展示了指标相对重要程度。通过计算发现平潭岛生态安全状态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10年之前处在一般与较好之间,2010年之后达到较好与好之间,预测其未来10 a生态环境将不断提高。从单因综合贡献指数进行的驱动力分析结果可以发现,2008年之前,状态因子与影响因子是其生态环境状态的主要驱动力,而2010年之后响应因子变为主要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